扑朔迷离的一年:风口上的“第三屏”
电视机和机顶盒制造商:不作死不会死
2013年对于电视机厂商来说颇不宁静,几个闯入围墙的不速之客,把他们搞得鸡飞狗跳,当时看着心惊肉跳,简直要大难临头。几个月后现在回头来看,结果不错,居然是双赢。不速之客的股价或估值翻了几番,尽管由于供应链问题没有卖出去几台电视机,而电视机厂家的智能电视由于市场被唤醒,卖得更好了,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?
有了这个经验,2014年,电视机厂商完全可以静下心来,学习不速之客的招数,有节奏的推出自己的产品,巩固自己的线上市场,拓展自己已有的线下空间,不要想太多。不要想成为不速之客,要多卖货多赚钱,没有利润的事情说说可以,不要真做,不要作死,没准也能飞哦。TCL、创维、康佳、海尔、海信、长虹猜猜会是谁呢?创维飞起来的概率会更高一些,而小米电视和乐视电视一出生就是飞翔,2014年如果可以落地就算是进步了。
相比电视机,网络机顶盒已经风靡多年,2013年以前一直都是山寨盒子的天下。2013年大玩家开始入场,小米是其中代表,也是目前单一品牌OTT机顶盒的最大量产品。经过2013年的多家厂商轮番忽悠,网络机顶盒的市场认知大幅度提升,明显开始放量增长,对于靠硬件赚钱的寨厂来说是利好,可以出更多的量获得更多利润,配合好各路土豪,出货就成。说到阿里免费送百万天猫魔盒,基本上是作死的节奏,不过对于阿里集团来说不作死才会死,这么个送法,真的应该学习学习袁布斯,直接找个地方整转会有效的多。
虽然风力已经很大,口水也不少,要想吹起一头猪,还是不够。所以2014年还要鼓起腮帮,吹!
有线电视运营商:作死才不会死
2013年不论是小米、创维还是优酷奇艺,也不管输赢如何,至少都在牌桌上,码着牌点着炮,抽着烟喝着水。奇怪的,明明具有坐庄能力的、高大上的电视运营商缺席了,而且连打酱油都不是,直接沦为了落后生产力代表。
有线电视运营商有着令人羡慕的资源,例如:专门的网络(很多都是双向的)、到达用户终端的机顶盒、完善的电视直播内容。可惜的是这些资源由于无法善用,导致了大量年轻用户流失,用户宁可忍受手机小屏收看网络视频,也不愿意打开电视,有的就干脆买了小米盒子或其他网络机顶盒,直接替换了数字电视机顶盒。
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这头体态丰满、步履蹒跚的猪来说,如果能利用现有资源,重新思考如何拥抱年轻人群体以及通过移动终端解决有线网络的OTT问题,还是有机会飞起来,至少可以自保。当然有线电视运营商深入理解OTT,摒弃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叠加,只要解决好年轻人的VOD问题就够了:点播和原有直播,加上现成的网络,足以抵挡千军万马的口水。所以,要想飞,就必须要作死,不然就真的死了。天威视讯、歌华有线、江苏有线、东方有线、华数以及类似的IPTV运营商,我们来猜猜谁有可能飞起来?猜不出来。
新视频运营商:必将飞起来的猪
先来定义一下何谓新视频运营商,需要满足三个条件:1、有钱且非常有钱。已经投入数亿元购买版权内容,未来还有钱继续维持这样购买能力。2、有用户。目前手机端和PC端至少要有上亿用户。3、有支撑数亿用户的互联网视频分发能力。
放眼国内,满足上述3个条件的共有四家:优酷土豆、爱奇艺、搜狐视频和腾讯视频。电视屏幕对这四家来说只是其中一个屏幕出口,它们具有的广泛用户基础,也可以大大促进设备商的销售,提升年轻用户在有线电视运营商中的使用率。所以对于设备商来说,这四家公司是最佳合作伙伴。当然土豪也可以自己出个盒子或电视机啥的,这个取决于他们想不想这样折腾,如果想也是好事,例如创维爱奇艺模式。
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来说,必须要痛苦地认识到,这四家不仅是网络公司同时又是内容运营公司。他们就相当于台网分家前的公司,而且远比上述提到的任何一家有线电视公司覆盖的用户多得多。因此,结论就很明显了,让这些公司内容和服务在有线电视的网络内落地,共享收益和用户。当然,要能达成合作,有线电视运营商首先要示弱要低头,你是瘦死的骆驼,而他们是猛虎;其次要能说出对方听得懂的话语,使得双方可以在同一个语境下对话;最后向用户投降,做好管道就好,不要想要太多而干扰用户体验,每次打开某数字电视高清机顶盒,真想端着AK47把这个设计的人给突突了,为了一点首页广告一点点节操都没有。
作为题外话,说说七家OTT牌照商,如果这些牌照商不能转型到上述所说的视频内容运营商,将注定是打酱油的,收点跑腿费,完全无法阻止他们起飞。如果有决心,百事通或许可以飞起来。